小心,辛苦钱别被骗走!避开保健书里的 8 个陷阱
生活条件好了,注重身体保养的人越来越多了。
电视中,养生节目的收视居高不下。书店里,保健书籍的销售也始终火爆。
火爆意味着有钱赚,可为这些书掏的钱,真的值吗?
「公共食谈」的编辑走访了北京的两家大书店。保健书籍的乱象,超乎你的想象。这些乱七八糟的书籍的陷阱,真是让人防不胜防。
陷阱一
名字夸张
夸张到感觉不买一本你就活不下去!
看看这些书名:
《学做药膳不生病》
《饮食才是特效药》
《食疗老偏方,解决大烦恼》
《救命饮食》
……
这样的书名,真是掏了喜好养生的朋友的心窝啊!
不买一本,你还活得下去吗?
可是要记住,越是不靠谱的书越敢吹牛!
陷阱二
食品直接吹成药
先上图。
看这套丛书,生姜、山药、大蒜、蜂蜜、黄酒都能治百病。
天下居然真有包治百病的东西?
菜场俨然变成了药房。
不过,想想看,假如其中一种食物,比如生姜,就能治百病了,那么还要其它的山药大蒜蜂蜜干什么嘞?
随手翻开一本书,看到一偏方:鲜芹菜汁,主治各型高血压。
可小编不久前刚刚提醒过老友们,只靠吃单一食材,根本没有降压效果。
有病要遵医嘱吃药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这才是关键!
陷阱三
夸大食物功效
投各类人群所好
这些书籍的文案非常吸引人,来看看。
这本《健脑益智、食疗益智》的书,封面上写着「让孩子吃出好成绩,让爸妈吃出好记忆力」,多少上有老下有小的朋友会心动?
不过,就在今年高考前,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发布了风险提醒: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「灵丹妙药」,不可迷信所谓的补脑产品。
这本《常见眼病食疗》也是厉害,瞧瞧中国的食疗理论,已经发展到可以针对人体每个部分针对性食疗了。
还是那句话,合理均衡的饮食有健康益处,但是食疗并非无所不能。
陷阱四
伪科学横行
这本名为《碱性法则》的书,把众多营养专家和医生已经反而辟谣过的「食物酸碱」问题,堂而皇之地编成了一本书,而且声称是「奥地利迈尔康体中心医学总监」所作。
不知情的人,真以为这是个什么权威的科学机构,这是一套靠谱的科学结论呢!
实际上,就是伪科学。
陷阱五
各类「野生专家」横行
想看养生书籍的人太多,专家都不够用了。
于是,很多养生书籍开始把各类游医、国学、中医专家都收编过来,起个好听的名字开讲营养和养生了。
这本书的编著者,没有一个能证明其职业成就的官方身份。而主要作者研究的是针灸、美容之类,不知怎么就敢编健康饮食类的书籍了。
是个人就能谈营养的吗?
这种没有专业知识作为保障的书籍,质量是可想而知的。
编者更是置读者的健康于不顾。
比如,这本书中居然把「何首乌」也列为了养生食材。何首乌具有肝毒性,近年来已经出现过多例乱吃何首乌导致肝炎住院的!
随意服用何首乌,可是会出人命的。这事儿,也不是没少发生过。
陷阱六
鼓吹禁忌食材,目无法纪
翻开一本食疗书,看到河车丸子汤。
老友们可以查一下「紫河车」。没错,就是人的胎盘。
胎盘没有任何独特的营养成分,乱吃胎盘还有得传染病的风险!国家卫生部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胎盘。
陷阱七
食品「抗癌」做噱头
在这类书籍的编者眼中,不能抗癌的食品绝不是好食品。
小编不止一次说过,好的饮食确实非常有助于健康,从长期来说,也确实有可能降低癌症的风险,但是,这是基于一个总体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搭配,而不是说专吃哪种食物、用哪个方子就可以抗癌。
陷阱八
食品养生,少不了食物相克
书店里的「食物相克」理论,比起网上流传得更加丰富、全面!
看图,既有适合搭配的,还有降低药效的搭配,有吃不消化的搭配,甚至吃了会中毒的搭配。
这些多数都是在胡扯!
不盲目轻信保健书籍
要有基本的科学概念
我们的老朋友,范志红老师针对这种乱象,做了点评。她认为:
用廉价的日常食品,比如萝卜、豆腐等,就能解决疾病问题,确实对老百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。
但是,每个人的病情、病因、体质都不一样,需要医生来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,调整治疗方案。偏方食疗不可能替代这个过程。
养生书籍良莠不齐,甚至观点矛盾,这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,不知道该相信哪一边。
大家选购养生书籍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三件事。
1.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
看某本书时,不妨看看撰书人是否是有专业身份,比如有无相关学历、高级职称、相关研究或教学岗位资历等。
跨行发表意见,即便职称很高,也不一定讲得就对。
2. 了解主流意见
为了抓取眼球的旁门左道、歪理邪说,不要轻信。
3. 明辨可靠的消息来源
有西方学者说多喝牛奶不好,那是基于西方的膳食和营养条件。
这些说法对中国人适用么?未可见得。
如果自己判断不清楚,那就直接去寻求相关领域权威机构的意见。比如说,饮食方面,可以直接看中国营养学会编写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它是这个领域专家集体认可的饮食营养忠告。
总之,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中,要求每个人都得有一些基本的鉴别能力和科学常识。
这样才不至于盲信养生书籍上的说法,甚至被一些商业洗脑信息所忽悠,而上当受骗。